截止2019年12月15日,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7.06%,具体如图1-4所示:

图1-4 2019届毕业生总体调查就业率
[1]毕业生就业情况:此部分数据源自学校提供的截至2019年12月底的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库的数据。
[1]就业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二)院系就业率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院系就业率排名前三位的是建筑艺术系99.46%,汽车与机电工程系96.68%,经济管理系96.13%。具体如表1-5所示。
表1-5 2019届毕业生院系就业率
院系名称 |
调查人数 |
就业人数 |
调查就业率 |
建筑艺术系 |
373 |
371 |
99.46% |
汽车与机电工程系 |
211 |
204 |
96.68% |
经济管理系 |
698 |
671 |
96.13% |
应用化工系 |
9 |
8 |
88.89% |
汽车工程系 |
1 |
0 |
0.00% |
合计 |
1292 |
1254 |
97.06% |
(三)专业就业率
按学校统计的毕业生专业就业率,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16个专业就业率为100%;其中空中乘务和应用化工技术略低,分别为86.36%、88.89%。具体见下表1-6所示:
表1-6 2019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情况
专业 |
调查人数 |
已就业人数 |
调查就业率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8 |
28 |
100.00% |
建筑工程技术 |
1 |
1 |
100.00% |
工程造价 |
24 |
24 |
100.00%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175 |
175 |
100.00%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1 |
1 |
100.00% |
营销与策划 |
1 |
1 |
100.00% |
电脑艺术设计 |
1 |
1 |
100.00% |
播音与主持 |
4 |
4 |
100.00% |
航空服务 |
1 |
1 |
100.00%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2 |
2 |
100.00% |
财务管理 |
1 |
1 |
100.00% |
工商企业管理 |
56 |
56 |
100.00% |
市场营销 |
21 |
21 |
100.00% |
酒店管理 |
5 |
5 |
100.00% |
矿山机电 |
2 |
2 |
100.00% |
数控技术 |
5 |
5 |
100.00% |
会计 |
162 |
161 |
99.38% |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
94 |
93 |
98.94% |
建设工程管理 |
73 |
72 |
98.63%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65 |
64 |
98.46% |
旅游管理 |
60 |
59 |
98.33%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123 |
120 |
97.56% |
电子商务 |
141 |
137 |
97.16%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56 |
54 |
96.43%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5 |
23 |
92.00% |
商务英语 |
12 |
11 |
91.67% |
物流管理 |
11 |
10 |
90.91% |
应用化工技术 |
9 |
8 |
88.89% |
空中乘务 |
132 |
114 |
86.36%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1 |
0 |
0.00% |
合计 |
1292 |
1254 |
97.06% |
三、毕业流向分布情况
(一)毕业生总体毕业流向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总体去向以就业为主,去向排名前三的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由职业”,占比分别是36.14%、21.02%、13.64%。具体如表1-7所示
表1-7 2019届毕业生去向
选项 |
样本数 |
占比 |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
318 |
36.14% |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185 |
21.02% |
自由职业 |
120 |
13.64% |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
113 |
12.84% |
自主创业 |
60 |
6.82% |
升学 |
45 |
5.11% |
未就业 |
39 |
4.43% |
合计 |
880 |
100.00% |
[1]以下数据源自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自主平台截至2019年12月15日的调查数据。
(二)待就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求职中的为56.41%;暂不就业的为28.21%;拟参加公招考试的为15.38%。具体情况如图1-8所示。
图1-8 2019届毕业生待就业分布
四、就业流向分布情况
(一)就业地区
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占比排在前三位的是河南省407人,占比58.39%;上海市80人,占比11.48%;北京市51人,占比7.32%。具体如表1-8所示:
表1-8 2019届毕业生地域流向
省、直辖市、自治区 |
样本数 |
占比 |
河南省 |
407 |
58.39% |
上海市 |
80 |
11.48% |
北京市 |
51 |
7.32% |
江苏省 |
51 |
7.32% |
浙江省 |
44 |
6.31% |
广东省 |
22 |
3.16% |
山西省 |
14 |
2.01% |
河北省 |
7 |
1.00% |
湖北省 |
7 |
1.00% |
内蒙古自治区 |
7 |
1.00% |
山东省 |
7 |
1.00% |
合计 |
697 |
100.00% |
(二)河南省内就业地域流向
调查显示: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在河南省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市247人,占比60.69%;周口市29人,占比7.13%;商丘市23人,占比5.65%。具体如图1-9所示:

图1-9 2019届毕业生河南省就业流向
(三)行业流向
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并列排在前三位的为“房地产”和“住宿和餐饮业”各94人,占比同为13.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各65人,占比同为9.33%;“教育”和“金融业”各58人,分别占比为8.32%。具体如表1-9所示:
表1-9 2019届毕业生行业流向
选项 |
样本数 |
占比 |
房地产业 |
94 |
13.49% |
住宿和餐饮业 |
94 |
13.4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5 |
9.33% |
制造业 |
65 |
9.33% |
教育 |
58 |
8.32% |
金融业 |
58 |
8.3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2 |
7.4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6 |
5.1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9 |
4.16% |
建筑业 |
29 |
4.1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9 |
4.16% |
批发和零售业 |
29 |
4.16% |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
22 |
3.1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6 |
2.3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4 |
2.0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 |
1.00% |
合计 |
697 |
100.00% |
(四)单位性质
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主要选择进入企业工作,从签约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76.03%,其中进入“民营企业”有341人,占比48.92%;“其他企业”有116人,占比16.64%;国有企业73人,占比10.47%。具体如表1-10所示:
表1-10 2019届毕业生单位性质分布
选项 |
样本数 |
占比 |
民营企业 |
341 |
48.92% |
其他企业 |
116 |
16.64% |
国有企业 |
73 |
10.47% |
其他事业单位 |
65 |
9.33% |
其他 |
52 |
7.46% |
医疗卫生单位 |
14 |
2.01% |
中初教育单位 |
14 |
2.01% |
科研设计单位 |
8 |
1.15% |
党政机关 |
7 |
1.00% |
高等教育单位 |
7 |
1.00% |
合计 |
697 |
100.00% |
(五)职业类别
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业排在前三位的为“其他人员”290人,占比41.61%;“商业和服务人员”131人,占比18.7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8人,占比8.32%。具体如图1-10所示:

图1-10 2019届毕业生职业类别分布
五、升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升学类型均为二本院校,选择升学原因主要集中在“提升学历”占比82.22%。具体如图1-11所示。

图1-11 2019毕业生升学情况
第二章 就业质量
一、 就业现状满意度
(一)总体满意度
2019届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现状整体满意度(包含很满意、满意及一般满意)为92.74%。具体如图2-1所示:

图2-1 2019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二、 薪酬水平
(一)总体薪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4257元。具体如图2-2所示。
图2-2 2019届毕业生总体薪酬情况
(二)岗位适应度
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主要由工作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组成。具体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则体现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度。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工作岗位适应度为88.52%,总体适应度较高,表明学校毕业生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总体素质较高。具体如图2-3所示。

图2-3 2019年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度
(三)专业相关度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工作的职位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79.16%。具体如图2-4所示:

图2-4 2019届毕业生工作专业适应度
(四)工作稳定度分析
2019届毕业生未更换工作的比例为32.29%,具体情况如下图2-5所示:

图2-5 2019届毕业生更换工作次数
三、求职过程
(一)落实工作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落实工作的渠道占比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渠道”占比42.71%,“亲友渠道”占比28.13%,“校园渠道”占比10.42%。具体如图2-6所示:
图2-6 2019届毕业生落实工作渠道
(二)就业帮助的要素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在求职调查中认为有助于就业的要素占比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素质”占比57.29%,“实践/工作经验”占比55.21%,“学历”占比50%。具体如图2-7所示:

图2-7 2019届毕业生就业帮助要素
第三章自主创业
一、创业行业
根据毕业去向选择“自主创业”的2019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批发和零售业”的占比最高为23.53%,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19.61%,“教育业”占比17.65%。具体如下图3-1所示:

图3-1 2019届毕业生创业行业
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9届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调查情况中,选择“创业团队组建”占比最高为38.10%,其次是“创业项目选取”占比28.57%,“资金筹措”占比19.05%。具体如下图3-2所示:

图3-2 2019届毕业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创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2019届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创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情况调查,整体相关度为75%。具体如图3-3所示:

图3-3 2019届毕业生创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第四章 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反馈情况
一、总体反馈
(一)总体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满意度(包含很满意、满意及一般满意)为95.73%。具体如图4-1所示:
图4-1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
(二)母校推荐度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有47%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向他人推荐母校。具体如图4-2所示:

图4-2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愿意向他人推荐母校的理由中,选择“所学知识、能力满足工作需求情况”的占比最高为32.48%,“住宿条件和管理”占比28.21%,“学校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态度”占比27.35%。具体如下图4-3所示:

图4-3 2019届毕业生推荐母校理由
二、人才培养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过程与教学条件的整体满意度为96.7%。其中,毕业生“对母校社团活动满意度”最高,达到99.15%;其次是“对母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意度”,达到98.29%。具体如表4-1所示:
表4-1 2019届毕业生人才培养过程及条件满意度
选项 |
很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母校社团活动满意度 |
16.24% |
33.33% |
49.57% |
0.00% |
0.85% |
99.15% |
对母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意度 |
15.38% |
39.32% |
43.59% |
1.71% |
0.00% |
98.29% |
对母校文化建设满意度 |
17.95% |
39.32% |
40.17% |
2.56% |
0.00% |
97.44% |
对母校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 |
17.09% |
37.61% |
41.03% |
4.27% |
0.00% |
95.73% |
对母校专业设置满意度 |
16.24% |
37.61% |
41.88% |
4.27% |
0.00% |
95.73% |
对母校教学条件满意度 |
16.24% |
33.33% |
46.15% |
4.27% |
0.00% |
95.73% |
对母校实践教学满意度(含实验、实训、实习、设计、论文、创作制作、竞赛等) |
16.24% |
38.46% |
40.17% |
4.27% |
0.85% |
94.87% |
总体平均值 |
16.48% |
37.00% |
43.22% |
3.05% |
0.24% |
96.70% |
三、培养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从2019届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结果的反馈来看,毕业生对培养结果总体认可度高,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具体如表4-2所示:
表4-2 2019届毕业生培养结果
选项 |
基础知识 |
跨学科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均 |
对母校所学知识的评价 |
3.62 |
3.33 |
3.66 |
3.53 |
四、素质提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素质提升排名最高的分别是“团队合作”和“积极向上”,占比同为68.38%;其次是“责任感”,占比61.54%;第三名是“遵纪守法”,占比55.56%。具体如图4-4所示:

图4-4 2019年毕业生素质提升情况
第五章 就业创业工作
一、就业创业指导的建议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建议中,排名第一的为“加强分院系、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实践活动”,占比48.72%;排名第二的为“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课程的普及面”,占比46.15%;排名第三的为“介绍专业就业方向、职位需求情况”,占比41.88%。具体如图5-1所示:

图5-1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二、就业创业工作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满意度94.01%。其中“很满意”占比17.95%;“满意”占比31.62%;“一般”占比44.44%。具体如图5-2所示:

图5-2 2019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满意度
三、就业帮扶方面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最期望获得帮扶类型排名第一的是“学校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占比40.17%;第二是“学校建立特殊群体毕业生档案,发放求职补贴”,占比33.33%;第三是“各级人社部门实施的就业、实习岗位推荐”,占比29.91%。具体情况如图5-3所示。

图5-3 2019届毕业生对期望得到就业帮扶方面的建议
四、创新创业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上过创业课,修过创业学分”的占比为42.74%;“未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占比为35.90%;“听过两次以上创业讲座”的占比为20.51%。具体情况如图5-4所示。

图5-4 2019届毕业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第六章 相关建议
一、就业创业指导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建议中,排名第一的为“加强分院系、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实践活动”,占比48.72%;排名第二的为“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课程的普及面”,占比46.15%;排名第三的为“介绍专业就业方向、职位需求情况”,占比41.88%。具体如图6-1所示:

图6-1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建议
二、就业创业服务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建议中,排名第一的为“尽多开展学校招聘活动,更多搜集和整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占比64.96%;排名第二的为“丰富学校就业网站提供的就业需求信息”,占比43.59%;排名第三的为“完善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场地设施”,占比41.03%。具体如图6-2所示:

图6-2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服务的建议
附 录
一、调查背景
通过对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系统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找出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案
(一)调研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信息收集方法
在问卷设计基础上,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在线调研系统。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向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发送答题邀请邮件、短信,邀请毕业生填答问卷。
三、调查样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包括经济管理系、建筑艺术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应用化工系、汽车工程系共计5个系1292人。
(二)问卷回收情况
按照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共发送问卷1292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回收率为68.11%。
附 录
一、调查背景
通过对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系统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找出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案
(一)调研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信息收集方法
在问卷设计基础上,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在线调研系统。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向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发送答题邀请邮件、短信,邀请毕业生填答问卷。
三、调查样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包括经济管理系、建筑艺术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应用化工系、汽车工程系共计5个系1292人。
(二)问卷回收情况
按照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共发送问卷1292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回收率为68.11%。